您当前的位置:必威 > 必威体育 >
[伊核协议]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一年 究竟得到了
发布时间:2019-07-20编辑:必威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不过鲁哈尼强调,伊核协议其他签字方应在60天内履行自己对协议的义务,否则伊朗将会提高铀浓缩的丰度。
新华社德黑兰5月13日电(记者马骁 穆东)据伊朗新闻电视台13日报道,伊朗原子能组织发言人卡迈勒万迪当天表示,若伊核问题再度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伊朗可能会彻底退出伊核协议。
卡迈勒万迪说:“如果他们(伊核协议有关各方)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等于是撕毁伊核协议,协议将不复存在。”卡迈勒万迪强调,伊朗将采取切实措施,捍卫伊朗人民和国家权益。
本月8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一周年之际,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但仍继续坚持限制铀浓缩丰度的承诺。
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将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逐步恢复因协议而中止的对伊制裁。从今年5月2日起,美国不再给予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以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5月3日,美国宣布将强化对伊朗核活动的限制。(完)
与伊朗贸易往来密切的欧盟有多次表达对美国措施的关切,并通过多种渠道保持与伊朗的经贸往来。4天前,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以及法国、德国、英国三国外长重申,坚定维护伊核协议。国际原子能机构多次确认,伊朗一直在履行协议,伊核协议行之有效。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也强调,赞赏伊朗迄今为止严格履行全面协议义务,坚决反对美方对伊单边制裁和所谓的“长臂管辖”。
文/米二
而美国的“长臂管辖”除了其霸权思想作祟外,可能还有点经济的小心思。“自给自足”一直是美国能源的梦想,而近年来,随着产油量逐渐上升,美国已经达到这一目标,并还是把更多油气资源出口到别的国家。美国能源情报署在去年就预测:美国今年的石油日产量将增至1180万桶,将超过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重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也就是这个阶段开始,美国频频对能源国家进行“长臂管辖”,比如委内瑞拉,比如中东地区。不过这次单挑全世界的美国可能要失算了。一来中东盟友不会坚定站在美国身边,美国的重要抓手土耳其在这件事上就站队伊朗。而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已经承诺,伊朗可以把石油卖给俄罗斯,然后从俄罗斯进口各种商品。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伊朗外长在上个月底会说:“在应对美国制裁这个领域,我们是有博士学位的。”
5月,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前所未有地紧张。2日,美国取消所有国家对伊石油进口制裁豁免,试图“清零”伊朗石油出口;伊朗放话称要封锁中东石油命脉霍尔木兹海峡。5日,白宫发布消息称正在向中东地区部署“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和一个轰炸机特遣队。面对美国的紧逼,伊朗宣布将于8日停止履行伊核协议的部分承诺,并表示,如果在60日内未能达成新的协议,伊朗会重新研制浓缩铀。
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声称将对伊朗实施“最严厉”的经济制裁。当时陪同出席的官员中,没有出现此前一直致力于解决中东问题的前国务卿蒂勒森——他在两个月前刚刚被解雇。
蓬佩奥称告诉盟友,美国不会离开中东,但此行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确认并鼓动反伊同盟。他在与沙特官员的会谈时说,需要区域内持续努力,遏制伊朗政权的“恶意行动”。在开罗演讲时,蓬佩奥直接喊话伊朗,称中东最大的威胁就是伊朗在“恐怖主义运动”和破坏地区安定破坏。蓬佩奥对伊朗的描述,与特朗普如出一辙。不过即使是伊朗的“宿敌”沙特,也没有响应蓬佩奥的此番言论。毕竟伊朗曾经在回应美国“退群”举动时曾经说,如果美国不尊重承诺,伊朗将有可能重启工业级别的铀浓缩活动。一旦伊朗恢复核活动,将会是中东地区的重大威胁。应该说伊朗在美国“退群”时表现是十分克制的,伊朗总统鲁哈尼当时回应称,伊朗会暂时留在协议中,并将与其它签约国磋商。
蒂勒森频繁出访中东也与特朗普对中东事务横加干涉有关。2017年6月,部分中东国家集体与卡塔尔断交,中东局势紧张。特朗普称这是自己访问沙特阿拉伯的“成果”,认为这是“终结恐怖主义的开端”。然而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基地就在卡塔尔,蒂勒森因此紧急出访中东四国展开斡旋,意图解决卡塔尔危机。
真正踢爆中东局面火药桶的是特朗普关于耶路撒冷问题的表态,2017年12月特朗普称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并表示将把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2018年2月,副总统彭斯在以色列议会发表讲演时高调宣布,美国驻以色列使馆将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迁址耶路撒冷事宜。半个月后,蒂勒森启程前往埃及开罗,行程与彭斯重合,修复关系意图明显。一个月后,蒂勒森被解雇。不到两个月,特朗普按照自己的想法退出伊核协议。【继任者的狂言与伊朗的克制】蓬佩奥可能是特朗普心目中国务卿称职的继任者。今年1月美国宣布撤军叙利亚后,现任蓬佩奥也曾开启对中东国家的“安抚之旅”,不过与此前蒂勒森的任务不尽相同。
一切源于去年的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志得意满地发表电视讲话:“今天我宣布美国会退出伊朗核协议。”在阐述完自己理解中的伊核协议有多糟糕后,特朗普走到左前方的方桌处,在那份早就准备好的行政令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举起文件向媒体展示。
但在美国的持续逼迫下,伊朗的措辞也越发激烈。蓬佩奥去年5月曾经在美智库发表演讲,向伊朗提出放弃核项目、撤离叙利亚等12条“基本要求”作为停止制裁的条件。鲁哈尼数小时后质问蓬佩奥:“你以为你是谁,替伊朗和整个世界做主?”伊朗外长称将寻找“后美国时代”解决问题的方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一年后的今天,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伊朗宣布鉴于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伊朗将于8日停止履行伊核协议的部分承诺,不过伊朗也强调,暂时不打算退出伊核协议。【被打乱的算盘】国际社会对美国单方面退群的反应是一致的,特朗普宣布退出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当天美国宣布将退出伊核协议并将恢复美国对伊制裁深表关切。俄罗斯外交部称对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的制裁深表失望。
美伊关系挑动所有人的神经。
【任性的决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蒂勒森是特朗普在伊核问题上的一道枷锁。早在2017年10月,特朗普就声称伊朗违反伊核协议,威胁美国要退出。几天后蒂勒森出面表示,美国正在试图留在伊核协议中,并试图达成更多的共识。
曾经在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工作41年的蒂勒森,在中东建立深厚贸易往来人脉的同时,也清楚地了解美国与中东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中东国家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因此在中东问题上,蒂勒森一直劝总统“谨慎行事”,而自己一直充当“救火员”的角色。特朗普在上任初期曾经指责卡塔尔为恐怖组织提供经费,要求美国做出出手强硬制止卡塔尔的行为。而蒂勒森则“修正”特朗普的说法称,卡塔尔在切断恐怖组织经费、驱逐恐怖分子上已有进步,只是需要更多的努力。
俄罗斯誓全力“挽救”伊核协议
伊朗外交部长贾瓦德·扎里夫当天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会晤后说,美方官员就伊朗事务发表“激进言论”是在寻求局势升级,伊方不想对抗,赞成对话。
美国去年5月8日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制裁,一年间在经济、政治、外交领域封堵伊朗。最近一个月,美国相继宣布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取消8个伊朗原油进口方的制裁豁免、不再续期针对伊朗核设施的部分制裁豁免。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伊朗外长扎里夫8日在莫斯科会晤后举行新闻发布会,呼吁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协议签署方遵守伊核协议。
鲁哈尼说,这不意味着伊朗退出伊核协议。伊朗希望在60天内与伊核协议其他签署方磋商,如果诉求得不到满足,将不再接受对铀浓缩丰度的限制。
关键词:贾瓦德·扎里夫(Javad Zarif)、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
【谴责施压】
依照拉夫罗夫的说法,俄伊双方将寻找绕过美方制裁的合作方式。
【呼吁履约】
【继续合作】
博尔顿5日声称,美国正向中东海域部署“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打击群和一支轰炸机特遣队,以回应伊朗近期对美国发出“令人担忧”的“暗示和警告”。
扎里夫告诉记者,俄罗斯和伊朗将继续双方在福尔道核设施以及布什尔核电站建设方面的合作。“尽管美方有动作,我们与俄方在核领域合作密切”。
俄罗斯8日力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谴责美国施压导致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呼吁欧洲签署方履行协议义务。
“我认为,”拉夫罗夫说,“化解当前局势需要采取的唯一切实举措,是说服所有还在协议内的签署方履行义务。”
他告诉媒体记者,俄方会全力“挽救”伊核协议,现在谈论俄方加入对伊朗制裁行列的可能性为时尚早。
伊朗石油部副部长阿米尔·侯赛因·扎马尼尼亚5日说,伊朗正绕过美国制裁,在“灰色市场”出售原油。
“美国有一些人,特别是发表激进言论的博尔顿,是寻求(局势)紧张和对抗的人,不是伊朗方面,”他说,“伊朗不想对抗,赞成对话。”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8日说,正是来自美方的压力,导致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反复提及,对伊朗采取欠考虑的举措面临后果,我指的是华盛顿方面(退出协议、重新启动制裁)的决定。”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8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不再对外出售重水和浓缩铀。
拉夫罗夫告诉记者,他认为,现在不需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召开会议讨论伊核问题协议,但俄方会与其他签署方磋商这一议题。
欧洲联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名外交人士8日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美方在逼伊朗“犯错”、迫使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这样一来,美方将开始考虑向国际社会宣布伊朗对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闫洁
“我们再次确认将致力于强化经济合作,”他说,“探寻不受制于美方……限制的合作方式。”
布什尔核电站位于伊朗南部港口城市布什尔附近。它不仅是伊朗首座核电站,也是中东地区第一座核电站。这座核电站上世纪70年代由德国承建,后在美国干预下停工。1995年,俄罗斯接手这一项目。2013年9月,伊朗方面正式从俄方接管核电站。(完)(新华社专特稿)
扎里夫在会晤结束后“点名”批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说后者针对伊朗的“激进言论”是在寻求局势升级。